1、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: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。
2、輕解羅裳,獨上蘭舟。
(相關資料圖)
3、云中誰寄錦書來,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
4、花自飄零水自流。
5、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。
6、此情無計可消除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
7、譯文:荷已殘,香已消,冷滑如玉的竹席,透出深深的涼秋。
8、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,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。
9、仰頭凝望遠天,那白云舒卷處,誰會將錦書寄來?正是雁群排成“人”字,一行行南歸時候。
10、月光皎潔浸人,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。
11、花,自顧地飄零,水,自顧地漂流。
12、一種離別的相思,牽動起兩處的閑愁。
13、啊,無法排除的是——這相思,這離愁,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,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。
14、賞析:詞的上片主要描述詞人的獨居生活。
15、“紅藕香殘玉簟秋”是以點帶面的寫法,給讀者描繪了一幅詞人眼中的余香裊裊的秋景圖。
16、荷花已謝,雖仍留有殘香,卻不免透出秋的冷落與蕭條。
17、玉席也已涼了,秋意漸來,秋涼漸濃。
18、中國的文人自古就悲秋,更何況是獨守空閨的女詞人呢?怎能不讓她倍感孤獨寂寥、怎能不思念遠行的丈夫呢?為排遣心中的愁緒而“輕解羅賞,獨上蘭舟”。
19、一個“獨”字而意境全出:曾經(jīng)是夫唱婦隨,曾經(jīng)是攜手并肩,曾經(jīng)是舉案齊眉,而現(xiàn)在卻是煢煢孑立,形單影只;舉目四望,相伴的只一“蘭舟”而已!本是為“消愁”而來,怎奈卻是“愁更愁”,相思之情不禁更重更濃。
20、看到鴻雁,詞人想象著也許是丈夫托鴻雁捎來家信,她把蘇武雁足傳書的典故巧妙地融于眼前的情景之中,自然妥帖,余味無窮。
21、我們可以設想:詞人甚至會猜想丈夫在信中告訴自己歸期、行程,那種企盼之情溢于字里行間。
22、“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”,看到雁群飛回故里,自然會強化企盼丈夫回來的心緒。
23、我們似乎看到詞人獨自憑欄遠眺,柔柔的月光灑滿西樓,雁字回時,那種清冷,那種孤獨,那種寂寥,怎可言傳?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太平洋家電網(wǎng)版權所有 備案號: 豫ICP備2022016495號-17 聯(lián)系郵箱:93 96 74 66 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