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來聊聊關(guān)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典故,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故事的文章,現(xiàn)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典故,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故事,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1、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百姓本沒有罪,因身藏璧玉而獲罪。
2、原指財寶能致禍。
3、后亦比喻有才能、有理想而受害此語出自《春秋左傳·桓公十年》,原文是:“初,虞叔有玉,虞公求旃。
4、弗獻(xiàn)。
5、既而悔之,曰:‘周諺有之:“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
6、”吾焉用此,其以賈害也?’乃獻(xiàn)之。
7、又求其寶劍。
8、叔曰:‘是無厭也。
9、無厭,將及我。
10、’遂伐虞公。
11、故虞公出奔共池。
12、”意思是說:當(dāng)初,虞叔有塊寶玉,虞公想要得到,虞叔沒有給他,然后,虞叔為此而感到后悔,說:“周這個地方有句諺語說:‘一個人本來沒有罪,卻因?yàn)閾碛袑氂穸@罪。
13、’”于是就把寶玉獻(xiàn)給了虞公。
14、可是,虞公又來索要虞叔的寶劍,虞叔說:“這實(shí)在是貪得無厭。
15、如此貪得無厭,將會給我?guī)須⑸碇湣?/p>
16、”于是就發(fā)兵攻打虞公。
17、所以,虞公出奔到共池那個地方去了。
18、顯而易見,這句話的意思是,貪圖財寶會招來禍患。
19、在這段故事中,虞叔因?yàn)閾?dān)心貪圖財寶招來禍患,所以,把寶玉獻(xiàn)出去了;但是,虞公得到了寶玉仍不知滿足,最終因?yàn)樨澋脽o厭而被打敗。
20、我們可以看到,《左傳》的意思是,自己不要貪圖財寶,可以免禍,但是,絕對不是說毫無原則地把自己的所有財寶都送給別人;別人如果貪圖財寶,也許一開始能得逞,但是,如果不知滿足,也就必然招來禍患。
21、這句話后來被引申為“懷才其罪”,甚至“懷色其罪”等等。
22、我們也可以說,一個人去炫耀或者貪圖財寶、才華、美貌的時候,常常會招來禍患,財寶、才華、美貌本身都沒有罪過,但是,以此來炫耀或者貪圖這些的時候,就可能引來災(zāi)禍了。
23、《周易·系辭上傳》中說:“慢藏誨盜,冶容誨淫”也就是這個道理。
24、張爾岐先生說:“如慢藏而不知防者,是教人使盜;冶容而好自炫者,是教人以淫,何莫非自致哉!”我們應(yīng)該好好想一想,這究竟是弊病呢,還是至理名言呢?如果誰愿意為了滿足自我的虛榮心而招致禍患,那么,盡管去炫耀、貪圖。
相信通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故事這篇文章能幫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,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。
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!Copyright @ 2015-2022 太平洋家電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 豫ICP備2022016495號-17 聯(lián)系郵箱:93 96 74 66 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