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近日一位家長找到我們傾訴自己的煩惱,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就變得不愛溝通,對于父母的關(guān)心也是愛搭不理,有的時候還會發(fā)脾氣,說父母什么都不懂。
孩子的這種變化讓家長束手無策,既想發(fā)脾氣又想心平氣和與孩子聊聊,可惜每次都不成功,那么叛逆期的孩子不理父母怎么辦?
我們要找到孩子不理父母的原因。
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,邊界感變強,獨立意識增強,他們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,一旦父母踏入這個邊界,對孩子還像小時候一樣管東管西,就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,觸發(fā)他的抵抗心理,進而做出逃避家長的行為。
選擇了逃避,就會出現(xiàn)對家長愛搭不理的情況,歸根到底多數(shù)是因為家長無法快速適應孩子進入叛逆期后的變化,難免會心生焦慮,甚至做出強制糾正孩子叛逆行為的舉動,比如打罵、責備、埋怨等等。
針對這種情況,我們通常建議家長,先接納孩子的叛逆情緒,了解叛逆期是孩子從生理到心理,由內(nèi)而外的發(fā)生變化的時期,是每個孩子都會經(jīng)歷的;然后放平心態(tài),被孩子“冷暴力”確實讓人抓狂,但這是既成的事實,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,才能保證不被孩子情緒影響,而用自己的穩(wěn)定感影響孩子。
孩子不理我們,我們也不必過于焦躁,彼此互相冷靜一下,適當?shù)陌芽匾幌隆斑吔纭?,該放手的時候相信孩子的獨立能力,該教育的時候?qū)W會就事論事,不要以偏概全,情緒一上頭就全否定孩子的全部。
進入叛逆期后,每個孩子都開始思考,開始用自己的眼睛觀望這個世界,我們要做的不是告訴他們正確的道路,而是引導他們?nèi)绾芜x擇正確的道路。因此,不要把“愛”變成控制,一些過強的控制欲看似是保護,卻給孩子無形的壓力,他們無法承接住所謂的“為你好”,于是產(chǎn)生了逃離的想法。
我們常說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”,現(xiàn)實中的老師在講臺上傳道授業(yè)解惑,生活中的老師(父母)則需要用實際行動給孩子做出表率,做好我們自己,不斷豐盈自己的內(nèi)心,以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去潛移默化影響孩子,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與孩子之間的隔閡問題。
責任編輯:
Copyright @ 2015-2022 太平洋家電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 豫ICP備2022016495號-17 聯(lián)系郵箱:93 96 74 66 9@qq.com